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革命:我认为我们当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革命
历数前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代表蒸汽机:以煤为核心
第二次工业革命代表内燃机和电气化:以石油和电力为核心
第三次工业革命代表计算机:以芯片和操作系统为核心
这是我对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解,尽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气化设备与早期计算机使用的电气化设备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其本质是不同的。早期的计算机ENIAC尽管还是电气化设备,但其核心思想是接近计算机的思想。同样,没有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因为它们本质上不同。
我们继续延伸我上面的思路,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说,煤炭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卡住煤炭就可以卡住一个国家的发展。欧洲国家中,英国煤炭资源丰富,德国也煤炭资源丰富,法国有非洲供给煤炭,奥匈帝国也煤炭资源丰富。美国和俄国也都煤炭资源丰富。上面的这些国家当时都发展起来了,由此可见,掌握核心的煤炭资源的工业国就可以发展起来。我现在提供一个角度解释为什么一战同盟国失败了,因为协约国掌握的核心资源——煤炭比同盟国多,同时人口也比同盟国多。所有大国战争(除了二战法国),只要武器不产生代差,打到后面都是拼资源。所以同盟国必输,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
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来说,石油和电力核心。电力设备主要是用电,煤炭或者石油都可以发电。对于当时的工业国家来说,基本都不缺煤,所以电力问题好解决,而且当时电气化并没有特别大规模应用,因此需求量也不大。因此,整个二战都是围绕解决石油这个核心问题。
当时的几大工业国:美国、英国、苏联、德国、日本、法国。美国、苏联本身不缺石油,是产油大国,英国控制的殖民地有很多石油,法国有非洲输送石油,只有德国和日本是工业国中极其缺石油的,他们的石油都是从美英苏手中购买的。所以美国英国苏联就是当时工业国中发展最好的,德国日本次之。
德国为什么向苏联开战?因为德国不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石油,而苏联当时有大量的石油。但苏联的石油满足不了德国的快速需求,所以德国直接开抢,不要以为希特勒冲昏了头脑,希特勒冷静的很,但给他再来一次的选择,他还是会跟苏联开战,因为德国缺少石油。希特勒还同时在北非开辟了战场,因为北非是产油区。希特勒当然知道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但他没得选,他不得不这么做。
同理,日本为什么后期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开战?还是因为日本需要东南亚的石油,但是东南亚的石油当时被美国控制,所以日本直接开抢。日本清楚地很知道自己打不过美国,但他不得不打,因为他缺石油,日本不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石油。因此,二战的核心就是缺油的工业国向产油的工业国发起掠夺的战争,这就是二战的本质。
和一战同样的道理,同盟国(美国苏联英国)掌握的核心资源——石油比轴心国(德国、日本)多,人口比轴心国多,因此轴心国必败,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哪怕德国占领了莫斯科,斯大林继续后退,日本中途岛海战航母都没沉没,轴心国也必输,只是晚一两年输罢了。还是那句话,大国战争,打到后面都是拼资源,人口也是资源。
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表面上是电气化的进步产生的计算机,但是我认为核心是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两个才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资源,谁掌握了这两个,谁就是打三战打的赢。美国在桌面操作系统中拥有Windows,在移动端操作系统拥有安卓和IOS。在桌面芯片拥有Intel,在移动端拥有高通和苹果A系列。因此美国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王者,独步全球,没有对手。同时,美国通过控股掌握全球半导体的制造工艺和原材料,保证本国的芯片制造没有任何阻碍。
只要美国还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石油(控制中东)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一天,美国就还是全球的王者一天,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就没办法彻底击败他。
下面说到我的预测,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革命。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一样,智能化革命也一定会带来人们巨大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智能化革命我认为代表是手机和新能源车。
第一个是手机。手机以iPhone 4为开始,揭开了智能机的序幕,接着所有手机的功能逐渐智能化,今天,手机作为通信设备,不到5%的时间是被使用在通话和收发短信上,剩下的95%的时间都是在使用各种多功能APP。这已经实质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是新能源车,以特斯拉和比亚迪为代表的一众新能源车。特斯拉主打的广告是自动驾驶而不是电车;比亚迪主打的广告是零百加速,混动省油也不是电车,甚至最新的比亚迪仰望U8主打由电机控制的各种智能化功能。很多新势力车强调的是倒车影像,自动泊车和混动省油等各种智能化功能而不是传统汽车强调的底盘,刹车距离和马力。这些都是智能化的实际应用。
所以智能化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技术和元器件产业。
美国和中国因为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大量工程师,因此都拥有相当比例IT和电气工程专业的人才。但是由于在智能化时代,美国还是大师更多,因此美国在人才方面领先于中国,典型的代表就是各种智能化技术是美国更领先。智能化功能大多也都是美国方面先创新的。但是,由于中国工程师人多,因此,可以依靠人力资源优势紧随其后。在智能化技术方面是美国领先中国。
元器件产业方面:美国控股大量的芯片半导体产业,因此在高端的核心技术方面更强。但是美国缺乏大量的非核心技术的产业链,比如低端芯片,塑料外壳和电池电芯等设备。但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其实用不到最高端的高端芯片,因此,美国在这方面没有优势。而中国在整个产业链上拥有成本优势和先发优势,因此,在元器件产业方面是中国领先美国。
全球手机产业+汽车产业两个产业加起来就是2~3万亿美元的产值。
同时,智能化革命不会仅限于汽车和手机,还会推广到更多的智能家庭,智能城市(事实上,这已经在做了)。其他国家暂时没看到太大的希望。
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化革命将是由中美共同领导,其他国家全面掉队的局面。最新的财报已经出来,丰田在中美欧三大市场几乎掉了20%的销售额,其他日系车如日产更是接近50%的腰斩,这场智能化革命来的比想象的更快。便宜的油车比便宜的电车少几万元,如果仅仅只是上下班家用的油钱差,多少年也回不了本。其实并不是电车比油车相比而言有多优秀,能源只是一种动力,背后的实质是智能化。这同样反应在消费端,电车大多是年轻人购买,他们更喜欢新奇的功能;而油车更多是中年人购买,他们更喜欢油车的传统和品牌力。油车如果拥抱智能化,兴许也有反击之力。如果油车继续拒绝拥抱智能化,还沿用20年前的选档按钮来设计车,将会被全面淘汰,而且会淘汰的非常快,可能不出5年就会主要车企倒闭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