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专业怎么样?:看到楼主的问题,斗胆猜想楼主是想问风电专业的行业前景和就业状况如何。
作为一名曾经奋斗在风场一线的老员工,简单分享一下。
首先,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必然趋势。相比于核电和水电,风电和光伏所受的政治和地理约束更少。毕竟,福岛核电站事故极大地延缓了世界各国开发核能的脚步,德国甚至宣布在2022年之前全面关停核电站;而水电又过于依托地理位置,虽然我国西南部水利资源丰富,但几乎也被开发得差不多了,加之近年来水利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众说纷纭,水电今后是否还能被归为清洁能源还不好说。如此,重任自然落到风电和光伏上,事实上在技术层面两种发电模式都比较成熟了,二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并网问题,这已经超出了风电和光伏专业的范畴。因此,评价风电行业的前景,顺着政策单线分析就行。
下面重点聊聊就业状况,很多人会将行业前景好等同于就业前景好,其实这里头差距还不是一星半点。如果运气好进入了业主单位,工作环境和待遇还是能让人很舒服的,毕竟风不打头雨不打脸,偶尔去现场待几天了解情况,乙方单位还会百般关照。不过这类岗位毕竟是少数,多数的风电专业学子多是进入风电运维,或者相关的配套设备企业安心的做一名乙方螺丝钉。小编当年很遗憾成为了后者,进入一家为风力发电机提供变桨设备和控制软件的乙方公司。在近三年的工作中,深刻体验了一把前线工作的不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你凝视塔筒时候,塔筒也在凝视着你
1.出差非常频繁
由于人手短缺,刚进入单位经过简单培训,就要被派往风场一线进行调试、维修等工作,出差小组往往以2人为基本单位,常年往来于西北,东北等风力资源相对富裕的偏远地区(也有海上风电项目,不过没有去过)。第一次去风场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没见过风机,但是频繁的出差很快就会将你的激情磨灭,一次出差时长一周到一个月不等,期间是不会有节假日的说法的,最夸张的一年出差日居然高达199天,报销发票厚度加起来顶得上《机械设计手册》。那时候,返程的是自己最大的愿望。
放工后经常会来这个路牌看一看2.工作环境恶劣
由于内陆风场大多都在北方偏远山区,工期又经常延误,因此很多出差都拖到秋冬季节,干旱、寒冷、大风是日常。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区,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你拖着十几斤的工具箱和防坠锁,爬上百十米高的塔筒,在空间极其狭小的铁疙瘩(轮毂)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什么感受。毫不夸张的说,在户外半个小时后膝盖以下就冻得没有知觉了,全凭意念支撑。变桨柜里密密麻麻的电器元件需要检查,本身就是弓着身子操作,戴手套操作确实不利索;可是不带手套各种金属工具、器件分分钟吸光热量,还有割伤的风险。那时候,将一个螺母拧到位都很不容易。
锚机把午饭吊上来,基本也凉透了3.危险系数较高
没见过风机的人可能印象中风机都很小,其实走到它面前你会发现渺小的是自己。身处100米的高空,每次机组启停或者偏航运转时,你都将随风摇曳,初次体验感觉会很奇妙,除此以外还将面临火灾、雷击、冰雹等各式“魔法”伤害。本人有幸出舱见到过一次远方的雷暴,接着就被命令火速下塔,回想起来真是一身冷汗。那时候,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
高不高,自己感受4.收入没有跟上
相比如此艰苦的工作,一线风电人员的收入水平并没有什么竞争力,至少是在2015-2017年这个时间段,大多数一线风电人的工资很难让人觉得自己被尊重。个人猜测原因是风力发电前期成本投入巨大,而此阶段的产生风能电力很难顺利并网,因此整个产业收益都不高,如果不是政策背景,可能都很难竖这么多风机起来。考虑未来双碳政策下,作为清洁能源的重点发展的对象,风电产业的收益会逐步提升,风电人兴许会跟着时来运转。
以上绝非劝退,只是据实描述。虽然本人现在已经不再从事风电工作,但我对风电一线人员的付出,始终满怀尊重与感激。吃苦耐劳的品质真不是靠嘴说的,拉来风场爬一爬就知道。此外,风场的景色也是非常独特的,可以说随手拍都能作为摄影比赛作品。话不多说,上图:
常态云中漫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夕阳无限好,下山景更好不知不觉回忆了这么多,当年在轮毂里拆换元器件画面也历历在目,最大的感受就是费事,一会螺丝刀,一会内六角,还要套筒,活口扳手,各式各样的装配形式混杂在一起,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麻烦。如果有一天只用一种专门工具配合专门的紧固件来完成装配该多好,作为国家清洁能源的重点发展对象,风电人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到细节问题,不断改进。
相比风电,清洁能源的另一支柱光伏,则在施工方案上投入了更多的研发精力,由此诞生了一批致力于优化组件、支架安装的配套企业。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7077681016205312阿雷蒙光伏紧固产品涵盖组件安装、线束管理以及接地,可以提供快速、简单和安全的系统化装配方案。它使客户能够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总成本,从而提高太阳能发电的竞争力。
便捷安装提升了施工效率,不仅业主满意,一线操作人员也大大减轻了负担,毕竟太阳能发电场的客观条件和风电场相差无几。希望未来一天,阿雷蒙也能将这样的技术引申至风电领域,造福一代代风电人。
作者:市场部 边鸿儒
看到这里不妨点个赞吧,想要详细了解阿雷蒙,您可以关注我们的本站机构号,也可以微信搜索”“ARaymond阿雷蒙”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精彩内容不断更新~